我对《万氏家谱》的研究
一,万氏的来源:周朝有大夫受封于芮国(在今陕西大荔县朝邑城南,姬姓诸侯国,公元前640年为秦所灭),史称芮伯。春秋时,传至芮伯万,曾一度官至周王朝司徒,但后因芮伯万宠姬太多,便被母亲芮姜赶出国去,住在魏城(今山西芮城),其子孙以祖父的字"万"为氏。春秋时,晋国有大夫毕万,乃毕公高之后,因辅佐晋献公有功,受封于魏(今山西芮城北,原为西周分封的诸侯国,公元前661年被晋献公功灭,把他封给了毕万),又称魏万,其子孙以祖父的字"万"为氏,称万氏。
二,山东万氏
附:光绪二年三月光禄大夫礼部尚书江西德化裔孙青黎谱序
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尊祖敬宗先谱序详明勒为家谱所以考世系清流源也其乡愚不具论凡人学士皆当执此意为兢兢况
袭封衍圣公阙裏孔庆鎔
郑樵通志氏族略载万氏毕万之后盖以名为氏者也由毕万
朝廷崇贤之意之无穷而吾宗主鬯只之复有人也宗谱既毁祀生暨居近邹者思修复之各以其抄本示顾世次粗具颇不能尽本末且族繁弗克徧纪也窃惟古者氏族必重大宗以大宗为纲而继别子为宗者经之纬之乃周详分明无或紊坠吾族虽徧天下皆由邹所迁既皆
光绪二年三月光禄大夫礼部尚书江西德化裔孙青黎谨撰
(万青黎就是皓公后裔)
三,安徽泾县万氏
泾县万氏是以万修为始祖开始修家谱的。家谱记载:汉修公,平河南有功,封为造义侯,死后追封为槐里侯,为云台二十八将之一。子三:长子世爵,讳普;次子世恩,后裔迁安徽宁国;三子世延,后裔迁浙江新城。传修公五世祖时,有品公,为大夫。潜公,为镇国将军。玉公,为司马。十世昌公为德清令。十一世福灵公居梓桐里。十二世梓公迁南昌石歧。十三世,道公居京兆;德公迁障郡;义公迁梓桐里;礼公迁歧阳。
五世祖玉公随孙策渡江,为司马。传七世彧公,为吴国丞相。九世祖嗣公为长沙太守。十二世,觉公居宁国九里长春巷;华公迁浙江安吉高桥。
十三世道公后裔,鸿公迁福建。开辟了闽安唐后派,二十五世当公中龙虎榜;二十八世敬儒公,三世同堂,表孝乡。三十二世源公,居江西高安幽蓝塘。源公长子可训公迁浙江吴兴,开辟了吴兴归安派系,三十七世冲公,政和五年中进士;三十九世介公,绍兴二十一年中进士。
十三世义公后裔,开辟了洪都梓桐领派系。传至三十七世元芳公,迁南昌石歧,开辟石歧派系。
十三世义公后裔,三十二世艳公迁订州,开辟订州派系。
十三世礼公迁歧阳,开辟歧阳派系,传十五世祖安国,系后魏大将。
十三世德公迁故障郡,开辟故障郡派系,至十八世祖宝常公,精通音乐;二十三世齐公,唐开元中进士。十七世鹏举公南北朝时,迁泾县桃花潭居住。
四,豫章万氏大成谱:
传至十一世章公,孟子门生,写有孟子七章。(江西记载:他是公元前351年左右的人。而,山东历史资料显示为公元前305年左右的人。)
十六世归道公,讳潜,汉为镇国将军。(万潜,安徽泾县谱记载:他是修公的五世孙;而,豫章谱记载:修公的七世祖。历史上的万潜:镇国将军,守山东兖州,迎曹操进山东。如果,豫章谱上的万潜是历史上的万潜,那么,豫章谱就有误,泾县谱记载接近历史。)
二十三世修公,平河南有功,封为造义侯,死后追封为槐里侯,为云台二十八将之一。(以修公为一世祖的家谱,堂号为:槐里堂、扶风郡。)
二十四至三十世分别为:生瑞-定世-普-亲-丰-恭-世昌公;(安徽泾县谱记载:普-亲-丰-品。恭为修公次子世恩公的四世孙。这种记载吻合历史的记载。在豫章万氏大成谱名人录中:有万玉的记载,可在豫章世系中,却查不到万玉此人。泾县谱记载:修公五世孙玉公,随孙策渡江,为司马。)
三十世世昌公,由山东迁南昌,为南昌始祖。(在江西都昌谱上是:二十四世祖定夫公。公字日新,号圣德。隆兴知府,熙义四年(应该是:义熙四年,即408年)从刘裕讨贼,功耀参军,封一字王,避昌明之祸,出守豫章,遂家居城南未几,复归彭城故土,晋时名公为江西始迁祖。而我安徽怀宁谱记载:惟九公,刘宋彭城人,跟随刘裕讨贼,功耀及兴,遂家居城南。安徽合舒谱上也提到:回彭城故土。)
三十六世祖彧公,为吴国丞相。(安徽泾县谱记载:五世祖玉公随孙策渡江,为司马。传七世彧公,为吴国丞相。九世祖嗣公为长沙太守。而,豫章谱记载:彧公弟弟是嗣公。豫章万氏大成谱名人录中:彧公为吴国丞相;嗣公晋朝人,有点不妥。)
三十八世祖高文公,在江西谱上也世一个关键人物。在豫章大成谱上没有什么介绍,而,安徽合舒谱、江西都昌谱同样记载:高文公五十二世祖,字贞八,号祥十,龙德中封大节总镇,为晋阳王狭去重委任之建玄,征伐大功,赐王爵御杖,寿九十七岁,配周妣。再看湖北阳新谱:高文公四十三世祖,字祥十,为江州文江令,隋龙德中,官节镇,为晋阳王狭去重委任之建大功,赐王爵并几杖,妣周氏。
三十九世觉、奭、准。长子觉,有的家谱记载:在安徽。如果,在安徽,那么,泾县谱上的觉公是:修公十二世,居宁国九里长春巷;次子奭,“唐玄宗开元2年(714年)应选吉州文江令,有遗爱于民,不忍舍去,留邑中井溪,故为井溪万氏。安徽合舒、湖北阳新、江西都昌谱记载:生唐高宗永徽庚戍年(650),唐玄宗开元2年(714年)应选吉州文江令,有遗爱于民,不忍舍去,留邑中井溪,故为井溪万氏。而,湖北万锋,字守仁编写的《万氏通志》记载:高文次子奭字天秋,生东晋安帝义熙元年(405年)乙已,胸怀豁达,气宇轩昂,遂迁筠州而居。高文第三子准,生唐永徽3年壬子(652年),自山东居凤翔。都昌、合舒谱记载:字光亟,生唐高宗永徽壬子(652年)年,官至光禄大夫,自山东迁陕西凤翔府。{从世昌到奭公:世昌公避黄巾之乱(184年)至奭公生于650年,共计:十代,466年,平均46.6岁。再说:世昌公也不可能出生在184年,他避乱应该有十几岁了。这是江西、安徽、湖北的谱记载}{湖北《万氏通志》记载:东晋安帝义熙元年(405年)乙已。共计:十代,221年,平均20几岁。吻合。这样也吻合了江西风林乐安万氏谱:奭—仰---敏-志远。志远公名元,生于隋大叶十二年(621年)丙子正月初十,为江西风林乐安万氏始祖。如果,按江西、安徽、湖北的谱记载:奭公生于650年,而,他的重孙志远公,生于隋大叶十二年(621年)丙子正月初十要长他20多岁,天下奇闻。}(续)
(资料来源于:江西《豫章万氏大成宗谱》;江西《都昌万氏大成宗谱》;江西《风林乐安万氏宗谱》;安徽《宛陵万氏宗谱》;安徽《皖潜万氏宗谱》;安徽《合舒万氏宗谱》;安徽《霍山万氏宗谱》;湖北《阳新万氏宗谱》;湖北《大冶万氏宗谱》;湖北《万氏通志》;山东《万子世系谱》。刘庶人《万章故里》:“战国时(公元前305年)薛人”。)
上次说到高文公的三个儿子,长子觉;次子奭;三子准。翻开豫章万氏大成谱名人录:奭公唐开元2年(714年)应选吉州文江令,留邑中井溪,故为井溪万氏。准公为福建临平司户。这里记载的准公与世系的准公不知是否一人?
迪公,字一宏,号明远庵,系万氏五十四世祖,湖东(广西河池市以东)人氏,宋熙宁庚戍进士,先后任山西忻州牧、山东宪副,后改调广南路高州兵曹,兼理工曹,宣和二年庚子因军功景迁兵部尚书,诰授银青荣禄大夫,封赠三代。金兵扰攘期间,公曾奉命携家眷护孟皇后(隆佑太后)渡江南奔,历尽艰险至隆兴路(南昌),将家属悉托早迁于此的宗侄家权住,旋携三子促驾晓夜南行。屡经抗拒,众寇俱平,因其一家室居洪州南八十里(江西南昌县板湖),遂放政名农再迁聚居。从此,迪公为万氏板湖支系之发祥始祖 --------铭构堂寅申路万氏
还有,有关:南昌金沙村?我也请教了南昌大学历史系教授万芳珍、万良才老先生以及万卿,他们都不知道南昌金沙村在什么地方?偶然的一次机会,我看到浙江绍兴坎山万氏家谱,也记载:宋朝满一、满二公由南昌金沙村迁来。一个湖南,一个浙江。相隔几千里,又不相互联系,两家的谱却记载同一个地方。可见,南昌确实有金沙村,只不过现在地名改变了。我就把我的看法告诉了:南昌大学历史系教授万芳珍。她听了我的介绍后,也认为应该有:金沙村。
成孝堂:出自唐万敬儒的传说。万敬儒,庐州人。三世同居,亲丧庐墓,刺血写佛经,断两指辄复生。州改所居曰成孝乡广孝聚。于是万姓裔孙用"成孝"作为堂号,也有的用"孝里堂"。说到“万敬儒”此人,豫章万氏大成谱名人录记载:四十八世祖敬儒公,三世同居亲里庐墓宣宗诏表其曰成孝里。安徽泾县宛陵万氏宗谱记载:闽安唐后派二十八世祖敬儒公,三世同居亲里庐墓刺血写浮屠书手断二指复生所居曰仁孝乡唐宣宗大中间表其家。安徽濡须万氏族谱也是同样记载;湖北监利与湖南合修谱也有记载。都称是其后。还有。在湖北万氏通志里,却记载了两个“万敬儒”。我对此疑惑?上次,湖北大冶大成谱误把“乔公”作“敬儒公”
评论